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
专业代码:020401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贸易、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基础理论和知识,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及中国对外经贸的政策法规,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和主要国家与地区社会经济情况,具备进出口业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国际投融资等专业技能,懂得国际经营与管理,有较高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富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涉外经贸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要求学生英语水平通过国家6级。学制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国际经营学、财政与金融、国际金融、国际商法、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双语)、外贸英语与函电(双语)、海关理论与实务、国际技术与服务贸易、世界经济概论、世界贸易组织概论、中国对外贸易、国际商务谈判与礼仪、国际运输与保险、期货贸易、电子商务概论等。本专业设有国际贸易实务计算机模拟实习,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国际贸易各业务环节的主要操作技能。
毕业生可在外经、外贸或有涉外业务的工商企业、三资企业、跨国公司、银行及驻外商务机构,商检、海关等政府机构和相关事业单位从事国际商务领域经济分析、业务管理、商情调研和策划等工作,也可从事一般经济业务与管理工作,或在科研与教学单位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本专业拥有国际贸易学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可进一步深造。
(2013)
专业解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欢迎你
同学们:当你高中毕业,通过高考,进入大学之时,也是你对未来所从事职业进行基本定向之际。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将会活跃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个环节之中,并发挥着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欢迎你们来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贸易系学习并选择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始办于1993年,原名林产品贸易专业,1999年根据国家专业目录调整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1995年在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点中分设了林产品市场与贸易方向。近20年来,共招收43个本科生班,共1462人,已毕业学生1209人,分布于全国各地和各行各业。目前在校学生250余人。另外,1993~1997年,还招收了6个大专班,毕业学生近200人。在经济管理学院林业经济管理硕士点下1995至2002年共招收林产品市场与贸易方向硕士研究生14名,共毕业硕士研究生9名。2003年设立国际贸易学硕士学位授予点,2004年开始招生,截至2012年共招生86人,毕业61人,转博3人,在校22人。2002年开始在林业经济管理博士学位授予点中设立林产品市场与贸易研究方向,开展博士层次的研究生培养。2010年设立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点,2011年开始招生,截至2012年招生人数为22人,毕业0人,在校22人。
通过多年的队伍建设,国际贸易系已经形成了一支由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教授领衔,职称结构合理、年龄结构合理、学缘结构多样、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学与科研团队。现有在岗教师1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讲师2人。教师分别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韩国汉城大学。
通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本专业的硬件培养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特别是在学校211工程的大力支持下,经济管理学院投资80万元建设成国际贸易实验室,利用国际贸易模拟软件,可以供本科生进行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习;学校图书馆和经管院资料室拥有数十种专业期刊,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术研究条件,满足了本专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将系统地学习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国际经营学、财政与金融、国际金融、国际商法、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双语)、外贸英语与函电(双语)、海关理论与实务、国际技术与服务贸易、世界经济概论、世界贸易组织概论、中国对外贸易、国际商务谈判与礼仪、国际运输与保险、期货贸易、电子商务概论等专业课程和其他选修课程。与此同时,广泛的校内外实践机会将贯穿于整个教学计划之中。例如,社会认知调查实习、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习、综合社会实习、毕业论文、入学教育及军训、志愿服务与公益劳动、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等。
通过四年的学习与实践,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有扎实的市场经济理论知识,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基础理论,熟悉一般国际贸易法律法规、政策,具有一定进出口业务知识、商情调研、国际经济合作技能,懂得国际经营管理,有较高外语水平的涉外经贸专门人才。毕业后既可在政府涉外机构中担任经济分析和项目规划等工作,也可在国际经贸等商务领域担任决策参谋和业务管理等工作,还可继续深造从事科研教学工作。
自1995年本专业有了第一届专科毕业生,1997年有了第一届本科毕业生起至今,贸易专业毕业生凭其良好的素质与过硬的本领活跃在国家建设的各行各业。有大量毕业生通过了国家部委、北京市等系统的录用考试,先后有一批优秀毕业生被北京海关、国家林业局、劳动部、中国林科院、海尔集团、清华紫光、北大方正及其它企、事业单位录用。根据相关的企、事业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看,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能够满足工作的需要,思想和业务素质比较过硬,用人单位比较满意,大部分都是单位中层干部与业务骨干。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以及入世后中国企业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开展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渗透海外市场,各种国际经营活动的开展将迫切需要大量掌握国际贸易规则、熟悉国际市场行情、精通国际经贸业务的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具体包括单证员、报检员、报关员、外贸业务员、采购员、进出口经理、涉外律师、商务谈判师等。同时,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外贸人才的紧缺不同,如今对外贸人才的渴求不仅体现在量上,更多体现在对人才素质的高要求上。因此对有志于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工作的高中毕业生来说,报考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全面打造和提升自己的全方位素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
在世界舞台上演“交易舞”
――我选择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摘自《高校招生》2003年11期 韩加强
我一向认为博大精深的经济有着迷幻般的魔力。生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在大学里我选择了读开放的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从此,我的生命开始了一个新的里程。
当初,在填高考志愿的时候,亲友们告诉我,国际经济已大不如前,我不知自己当时是否预见到了中国入世所带来的机遇,总之,我选择了她。现在,斟酌时世,我欣慰地发现--自己曾经做了一个多么明智的抉择。在这人生最重要的十字路口,我选取并踏上了一条前程无限的康庄大道。
三年来,我发生了彻底的改变。由一个不知学习为了什么的盲从者变成了一个为了实现人生目标而不断充实自我的思考者,这归功于老师们的人生导航;由一个″双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人″变成了一个学以致用的务实者,这离不开老师们的专业训练和实践考察;由一个只懂得历史的守旧者变成了一个学会展望未来的攀登者,这正是老师们对世界经济形势发展的敏锐洞察和适时把握能力的熏陶使然。
刚入学的惆怅和盲目,现在已被对前景的向往和渴望渐渐冲淡。对自身能力的疑虑,有了充盈的知识做后盾,便不再踌躇。时事的变迁已为我们准备了″天时″,我国的入世开辟了″地利″,自己三年的知识积累、人际交往的实践以及与社会的接轨已塑造了″人和″的坚固基础——未来并不可怕,也并非遥不可及!
从专业素质要求看,国际贸易首先需要能与不同文化背景者沟通融合的人才,外语娴熟,办事效率高;其次,需要大量能参与国际文化交流的人才。此外,中国入世后,通过引进先进的服务贸易概念,在银行、保险、信息、财务、管理等许多服务领域均需大量懂专业,熟练掌握国际贸易惯例,能利用网络营销进行全球沟通的人才。学校对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向来极为重视,除了开设专业所需要的全部理论和实践课程外,还开设了货币银行学、保险学、财务管理、统计学、国际企业经营与管理、经贸谈判等课程,对于我们这些外贸专业的学子,在知识的广度上作了很好的补充和丰润。
英语,对一个将要从事外贸工作的人来说,是支撑整个事业的支柱。没有了英语,便失去了交流,就像一个剑手抛却了利剑。在我们这个专业里,英语已不再是第二语言,她已经上升到与汉语平分秋色的地位。国家六级已不再是目标,更加实用的托福、雅思、GRE日益普遍地为同学们所接受。″哑巴英语″已彻底杜绝,我们更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在与同校的英美留学生的交流上,已没有了不可逾越的鸿沟。在这里,″国际″的含义受到了更深的领悟。
在这个法制时代、信息时代,经济、法律和信息的交流是紧密结合的。学院特地聘请著名的法学专家向我们讲授法律知识。法律观念,尤其是法律意识已在我们头脑中得到了深入的渗透。另一方面,从最基础的计算机简单应用,到硬件的安装与维修、软件的开发,再到具体的网上交易的专业技能,我们已完备地掌握了这一信息时代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以快速、高效的准备来迎接快速、高效社会的到来。
全面做好迎接社会需要的准备后,就业就不再是一种负担。尤其在这个开放的时代,对于我们这些学习开放经济的人,外面的大环境为我们准备了广阔的空间。
当前我国的国际经贸人才在数量上严重不足,在业务上、素质上符合国际贸易人才条件的为数更少。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国际经贸人才是21世纪我国急需的8类主要人才之一。伴随着我国入世的步伐,国贸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又呈现明显的回升势头--入世后第一年的毕业生洽谈会上我们的专业的学生就业机会大量增加,前景更加广阔。相信不久的将来,必将再掀高潮!
几年以来,我对我的专业和我的指导老师,充满了感激之情。就是在这里,我获得了今生最重要的财富;正是在这里,让我囊中羞涩而来,却满载而归。也许,我只是众多的大受裨益的本科生中最普通的一个,走出这个砺金工厂的莘莘学子还有着千千万万,数不胜数。她的前景,载有我们无限的渴望!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 国际经济与贸易教材[1]
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具有国际贸易业务操作能力,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涉外经贸人才。
具体岗位:管理人员/外销员/制单员/报关员/报检员/货代等
1. 正确理解并执行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和为人民服务、勇于开拓、艰苦创业的事业心与责任感;
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书籍
2. 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3. 具有经济管理、经济贸易、市场营销、进出口贸易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知识;
4. 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5. 了解中国的经济政策和法规,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贸易政策;
6. 了解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发展动态;
7. 能够熟练地掌握英语,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
8. 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务英语(口语与听力)、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与写作)、外贸函电、国际商务单证、商检与报关业务、电子商务、国际商务谈判、国际结算(双语)、货币银行学、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商法、外贸会计、职业生涯规划及各项实践环节等。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主要在进出口企业、三资企业、具有自营进出口权的工商企业、外贸服务公司、涉外银行、涉外保险企业、涉外物流企业、政府涉外机关、涉外事业单位、涉外中介机构等部门从事国际贸易实务操作、业务拓展、商务谈判、研究策划以及经营管理、服务等工作。
B去商务部或者外经贸部,也可以到有关的政府部门工作,进一些国际性的公司也是不错的。
1.可以从事国际贸易研究工作;
2.可以从事具体的贸易工作.
C如果你适合理论研究,你可以朝公务员方向发展,如果你适合实际操作,可以朝外贸方向发展
D一、国际贸易专业的就业领域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国际贸易专业的主流毕业生主要成为三类国际贸易从业人员:海关、商检、商务局和贸易公司的熟练的贸易业务操作员;科研机构的贸易理论及政策的解读传播者;国家政府的贸易政策的制定者。
二、国际贸易专业的就业待遇
(1)毕业生1年薪酬:69%的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毕业1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16%。
(2)毕业2年薪酬:54%的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毕业2年后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22%。
(3)毕业3年薪酬:44%的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毕业3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23%。
三、国际贸易专业的就业热门
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到政府对外贸易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外贸管理工作,到外贸企业从事对外贸易业务及国际市场的营销工作,到国家机关、国民经济综合部门、商业部门、涉外企业、合资企业、大型工商贸易公司或企业从事贸易经济实务操作和经营管理工作,到各大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等。
四、国际贸易专业的就业潜在行业
1. 市场/公关
职业概况:企业通过媒介的介绍、传播,和观众的交流、沟通和互动,在公众面前树立并强化公司的品牌形象,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而在这一系列活动安排中,专业公关是企业的好帮手。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薪酬水平:2000-4000元/月不等。
前景诠释:随着渠道管理的盛行,公关人才的需求看涨,这个行业对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需要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晋升到总监级更需经历长时间的奋斗。
2. 营销人员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职业概况:国际经济与贸易同样需要懂得专业业务的营销人才。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后,企业在对外贸易上,开始重视专业知识的作用,有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基础的销售职位,逐渐成为市场需求最旺盛的职位类别之一。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薪酬水平:在销售这个职位上,报酬的差别很大,不少职位的基础工资很少,因为报酬完全建立在销售业绩的基础上,每做成一笔生意都可以得到佣金。对于工资建立在销售业绩上的销售人员来讲,压力是巨大的。但同时,回报也是巨大的。
前景诠释:优秀的销售人员需要的素质包括了积极的进取心、坚持不懈的态度、与其他人良好沟通的技巧、给人信任度以及在商谈中营造舒适氛围的能力。
3. 行政/后勤
职业概况:一般以国际贸易业务为主的企业,要求行政/后勤从业人员有国际贸易专业知识背景,这样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本企业的日常业务。
薪酬水平:2000-5000元/月不等。
前景诠释:每家公司针对行政人员,都有公司不同的需要。但是行政人员不仅要有企业主营业务的专业知识背景,还需要财务管理等知识的支撑。